“拉面女王”潘慰站在新的起点。
13个国家,全球突破800家门店,是味千拉面过去20年交出的答卷。
“大骨熬汤50年”,结果全是“黑科技”,连门店历史都没有50年。如今看到这句话周宇飞就很想笑,忽悠谁呢?
就这样,这个源自日本的拉面品牌,在中国市场遍地开花。味千拉面以每年开20至30家的速度扩张,很快门店数量超过100家,员工数量也达到近5000名。
可外卖千团大战轰轰烈烈,最后活下来的也就美团和饿了么两个寡头。
如今味千又开始高调宣传大骨熬汤50年。还有多少人死心塌地信这个?
时至今日,味千也没换掉自己“五十年大骨熬汤”的口号。但对于只能喝到一小勺“真骨汤”的消费者来说,是不是“五十年”“大骨熬”,还有意义么?
萨莉亚在中国的门店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北上广,这意味着房租价格都不菲。但萨莉亚却不像肯德基、麦当劳一样,专选黄金地段。他们把店开在热门商场的冷门区域,靠口碑传播。相比于其他餐厅追求统一的装修风格,门店也往往会沿用之前门店留下的硬件设施,能省则省。
《收缩门店、发展副线,业绩下滑的味千要成为拉面界的百丽了》 ,金牌布兰德,2017-09-12
在味千拉面位于山形的中央大厨房大骨熬汤现场,据厂长武田先生介绍,每天有50吨新鲜的食材猪骨经历从抽检、粉碎、熬煮、分离、真空蒸发、灭菌,直到冷冻包装七大环节,中央大厨房通过标准化的骨汤熬制,对时间、温度、计量、顺序等全程一体化品控管理,努力保证口味的稳定性和营养均衡。
在社交媒体上,吐槽味千拉面又贵又难吃的留言,层层看过去,就没断过。
味千拉面的真正创始人名叫重光孝治,他开设的拉面馆在日本熊本,是一家拥有的座位数不到10个的小店。
日本拉面于是开始在国内遍地开花,消费者也很喜欢去品尝异国风味美食,日本拉面店一度走红,各家店门口都是排着长队。
而随着疫情的爆发,顾客们对于消费这个行为更加理性,很多人开始有意思地存钱,超前消费观念不受欢迎了。
如今看起来再平淡无奇的味千拉面店铺,曾经是不少情侣约会、影视剧外景拍摄的绝佳地点。
不洒不漏是过去式,现在更拼用户体验
《味千拉面无力自救,2020年亏损近8千万》,界面新闻,2021-03-30
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,我们已在【和讯财经APP】上刊登,应用商店搜索“和讯财经”,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
转眼20多年过去,味千拉面从一碗29元涨到35元,再从45元涨到如今的50+,品质一点没见提升,食客心中“勾兑汤面”的印象却越扎越深。
食品安全问题频出,味千的“下限”在哪里?
《味千拉面前首席财务官盗取公司约2600万港元,被判6年8个月》,界面快报,2021-04-16
味千拉面店面减少利润反而增加,传统餐饮如何顺应发展,中国经营者,2016-11-30
餐饮老板内参:日本有那么多拉面,为什么当初要选味千拉面?
还遭网友痛骂:你不倒闭谁倒闭!
也稍稍有点辣,其实就是酱油叉烧拉面的沾面版,除了底汤与沾酱的分别之外,几乎就是同一碗面。先搅拌一下汤底,将鱼粉混合,按自己喜好加入葱花,夹起一小撮面蘸上酱汤食用。看起来很适合喜欢浓味的食客,但是这款不少人普遍评价味道偏咸了,可考虑加碗白饭。
无人机配送还成为旅游景区消费新亮点。在世界之窗景区内,美团设置了无人机降落点,从商家出餐到用户拿餐最快5分钟完成,周边3公里半径内商品实现15分钟内配送。在此之前,外卖无法进入景区,游客想点外卖只能到景区外自取。
2012年至2017年,市面上三不五时就冒出来一个“味千家”的子品牌。高端如和歌山、烧肉孙三郎,中端如喜多藏、面屋武藏、UCC coffee shop,平价如i烧、东京食尚、天厨、美厨汇等,林林总总有十数个。